AI导读:

资本新规下,商业银行面临更高的资本达标要求,推动“二永债”发行规模井喷,国有六大行占据主导,发行利率明显下降,市场需求强劲。

资本新规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本达标要求,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发行在今年呈现出井喷态势。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前,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的发行规模已高达1.5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去年全年的1.12万亿元,更彰显了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的迫切需求。其中,国有六大行更是占据了总发行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发行的主力军。

面对资本新规带来的压力,商业银行的内源性“补血”能力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外源性补充的需求愈发强烈。今年以来,资本债、永续债的发行规模明显增大,成为商业银行应对资本压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行业整体盈利放缓,银行通过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不少银行选择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外源性渠道来扩充资本。这些资本补充工具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其发行量相对较大。

以11月为例,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苏州银行等纷纷发行永续债。其中,广发银行发行的2024年第二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规模高达200亿元,票面利率仅为2.42%,全场认购倍数达到2.52倍,显示出市场对“二永债”的强烈需求。

今年以来,“二永债”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商业银行业务扩张和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带来的资本需求增加;二是债券市场利率中枢水平下移,降低了债券发行成本;三是城投债等信用债品种供给下降,使得债券投资机构面临欠配压力,从而增加了对“二永债”的需求。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二级资本债是商业银行补充二级资本的常规工具,具有发行程序简便、发行门槛较低等优点。商业银行会根据市场及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来补充资本。

在发行规模增长的同时,“二永债”的发行利率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24年前10个月,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的发行平均利率分别约为2.73%和2.56%,较去年同期的4.25%和4.08%有了显著的降低。

中邮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梁伟超表示,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二永债”收益率普遍较低,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收益率则相对较高,但期限相对较长。利率的走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给结构,使得股份行和城农商行能够抓住低利率的机会大量发行资本债。

综上所述,在资本新规的推动下,商业银行“二永债”的发行呈现出井喷态势,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持续调整,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之路仍将充满挑战和机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