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积极落实“两新”政策,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家电销售回暖,设备投资增长,撬动超530亿元销售额。

  着力扩大内需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成为关键举措。今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此后,“两新”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

  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披露,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推动出台近300项“两新”实施细则。在“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家电销售持续回暖,10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0%;前10个月,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两新”政策在激发品质生活、产业动能和市场活力方面成效显著。

  在各地积极落实“两新”政策的过程中,深圳市表现尤为突出,其多项实施细则在全国基础上显著加码。今年以来,深圳市消费增长乏力,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0.7%,使其2023年刚获得的“万亿消费城市”称号面临挑战。

  深圳市在实施“两新”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一财经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双重拉动:消费与制造并进

  深圳是全国率先落实“两新”政策的城市之一。今年5-8月,深圳率先开展了一轮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9月5日,深圳市发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掀起第二轮大规模以旧换新热潮。

  据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秦世杰介绍,深圳建立和完善了“1+10+11”协同推进机制,市级层面设立1个工作专班和10个专责工作组,与全市11个区联动,共同推进“两新”工作。为扩大政策知晓度,深圳通过多渠道对“两新”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市民积极参与。

  在线下促销方面,深圳市商务局组织商超、企业、银行、协会等,集中开展了包括以旧换新在内的12个板块、数百场主题促销活动。同时,深圳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馈意见和建议。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周小建介绍,截至目前,该局已推出三种家装补贴形式,包括“深装易”平台申报、线上网店“即买即享”和线下家装卖场门店“即买即享”。

  深圳在落实“两新”政策时,特别注重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消费需求。在补贴产品方面,第二轮“两新”行动中,深圳在原有8类家电基础上,增加了6类3C产品和21类智能家居品类,并拓宽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90万名消费者参与深圳以旧换新活动。10月,全市家电、通讯器材、家具产品零售分别增长65.7%、16.9%和13%,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增长了1倍,重点监测的线下门店客流量增长了65%。

  从具体品类来看,八大类家电销售额超过61亿元,3C类产品销售额达到40亿元,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为35亿元。其中,手机、智能穿戴、消费级无人机、洗地机、电脑销售量位居前五,对深圳的消费和制造形成了双重拉动。

  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介绍,以旧换新政策激发了新消费品类需求,以大疆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拓竹科技为代表的3D打印机以及云鲸为代表的消费级机器人等销售量显著提升。

  销售增长:撬动超530亿元销售额

  在多方持续努力下,深圳的“两新”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实实在在的销售增长。自9月加力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深圳持续开展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住宅装修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等补贴活动,并新推出了智能家居消费补贴活动。

  秦世杰展示了截至11月20日的深圳以旧换新成绩单:国家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核销进度已超75%,实现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超过6.9万辆、家电换新153.6万台、智能家居产品消费187万件、住宅装修改造物品线上消费320万件、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销售1.13万户。叠加今年5月启动的以旧换新等相关补贴活动,共撬动汽车、家电等产品销售额超过530亿元。

  在设备更新方面,深圳同样表现出色。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7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6.5%。制造业领域,深圳安排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超500个,完成92个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

  此外,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医疗教育与文旅等领域,深圳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多个设备更新项目的实施。

  11月19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透露,未来将研究提出继续推动“两新”的政策举措。秦世杰表示,深圳将积极跟进。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