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强调树立大保险观
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树立大保险观,要求保险业转变发展模式,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加大投资力度。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他听取了多家保险机构关于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丛林也一同参与了此次座谈。
李云泽近期频繁就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发声,表明了他对这一领域的深切关注。在11月21日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他强调应树立大保险观,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控网,并要求保险业切实转变发展模式,由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
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李云泽再次提及树立大保险观,并强调其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座谈会上,来自人保集团、国寿集团、平安集团等9家保险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该《意见》明确指出,到2029年,我国将初步形成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将更加健全,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到2035年,我国保险业将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格局。
李云泽指出,保险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要深刻把握当前的历史机遇,树立大保险观,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他强调,保险业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拓展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和北京工商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徐徐也表示,保险业应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支持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控网,充分发挥其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李云泽还强调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的重要性,他要求保险业持续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支持保险资金发挥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保险资金天然具有耐心资本的属性,目前,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已达2.8万亿元,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超过3.3万亿元。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推动了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目前试点基金运行良好。
大家保险原总经理徐敬惠认为,随着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险业已经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特征包括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重构行业高质量发展逻辑、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以及保持资产负债长期平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