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四川省成都市等至少四个热点城市已取消土地限价,部分地块不再限制土地上限价格。自然资源部曾建议取消地价限制,二线城市或跟进执行。土地市场整体延续低温运行态势,成交规模同比大幅下降。

  四川省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于10月23日挂牌7宗宅地,总面积达20.43万平方米,起始总价约为28亿元。此次拍卖采取“竞地价”方式,取消了“限价竞买+抽签竞得”模式,并且未设置成品房清水最高销售均价,标志着成都市取消了地价上限。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士证实,该批次“双限”政策已被取消,房价和地价均不再受限,未来也将延续这一政策。

  这意味着,成都执行近3年的“双限”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近期至少四个热点城市已取消土地限价,二线城市或跟进执行

  自然资源部于9月底向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了文件,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及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

  二线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内部人士表示,该文件属于指导政策,各城市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则。一线城市规划部门内部人士则指出,文件建议应因城施策。

  对于是否会取消土地出让中的地价限制,二线城市规划资源部门相关人士透露将跟进执行,而南京市规划资源部门则表示正在研究,近期将发布公告。

  自然资源部截至发稿未予回应。

  近期,济南、合肥、厦门、成都等至少四个热点城市的土拍规则已调整,部分地块不再限制土地上限价格,重返价高者得模式。

  10月12日,合肥土地市场网发布市辖区2023年第三批拟出让居住用地清单,共包含31宗地块,面积2853.5亩。其中6宗地块将于11月2日出让,且地块出让规则已调整,不再显示上限价格。

  最新的地块公告显示,地块将采取拍卖方式出让,报价最高者且高于保留底价的为竞得人。

  济南的住宅地块竞买规则也有所调整。根据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0月9日发布的补充公告,相关地块竞买规则已做出调整,目前仅显示采取网上挂牌方式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0月1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厦门计划于11月7日出让湖里区2023P12一宗商住用地,地块不设拍卖底价,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受让人。

  此前,厦门市出让的涉宅地块出让方式为“定品质、限房价、限地价+摇号”拍卖。

  成都于9月26日宣布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实施“竞地价”拍卖,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定价。9月27日发布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中,该批次地块虽设有土地最高限价,但不再设置可售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销售均价。10月23日,成都进一步取消了地价限制。

  土地溢价率上限多数曾设为15%

  2021年,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合理适度集中住宅用地出让信息,重点城市集中公告、集中供应,以实现市场合理预期。同年3月,北京市首次公布土地合理上限价格,其中超九成地块溢价率未超过15%。

  同年8月,自然资源部明确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15%,在达到地价或溢价率上限时,不以竞配建等方式增加实际地价。

  随后,包括深圳、杭州、青岛、南京、合肥在内的第二批集中土地出让竞买规则均予以调整,地块溢价率上限统一调整为15%。

  土地市场整体延续低温运行态势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指出,由于楼市复苏动力不足,市场情绪持续低落,部分城市逐渐解除此前的限制性购房政策,土地市场亦是如此。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均在三成以上,三季度流拍撤牌率达28%。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同比下降33.4%。9月成交同比下降49.7%,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下跌2.1%。济南、成都的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分别为19.9%、12.7%。

  中指研究院分析师孟新增认为,取消土地最高限价有利于提振土地市场情绪,但当前土拍情绪扭转仍依赖销售端恢复程度,预计土地市场整体仍低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