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政策改革深化:多城放宽落户限制,特大城市差别化入户
AI导读:
近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披露户籍政策改革深化措施进展,多城放宽落户限制,特大城市差别化入户,旨在优化人口布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10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披露了户籍政策改革深化措施的最新进展。据公安部透露,今年8月推出的26项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措施中,已有23项得到部署实施,剩余3项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多个一二线城市如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郑州、西安、成都等对户籍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
其中,浙江实施了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政策,为长三角多个经济大市的落户提供了便利。山东则宣布将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郑州更是推出了租房即可落户的新政。这些举措均显示出户籍政策壁垒正在加速破除。
公安部于8月3日提出探索户籍准入同城化,试点实施灵活落户政策,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随后,郑州、西安等地相继发布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和优化了中心城区的落户条件。而浙江、江苏等地也宣布,除个别大城市外,已全面或即将取消落户限制。
据不完全统计,除21个超大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均已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本轮户籍政策调整呈现出两大明显特征:一是政策下限逐渐消失,“零门槛”落户成为常态;二是城市间户籍政策壁垒加速破除,如长三角地区正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强调了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畅通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同时,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群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在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刺激消费,研究表明农民工消费被户籍抑制了23%。此外,本轮户籍政策调整中,多省份政策还呈现出“差别化入户”的特征,特大城市如西安、南京等通过分区施策,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向外转移,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这些户籍政策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老龄化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带动资源、公共服务的同步转移,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空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人口受益于这一政策红利。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