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房票安置政策,广州率先落地实施
AI导读:
广州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出首张“房票”,标志着房票政策正式落地。随后佛山等地也发布类似政策。房票安置有助于锁定购房需求,定向去化库存项目,提振市场信心。多地实践经验表明,房票并非新鲜事物,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
1月5日,广州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出首张“房票”,标志着广州市房票政策正式落地实施。随后,佛山等地也紧随其后,发布了类似的“房票补偿”政策。据中指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推出了房票安置政策。
所谓“房票”安置,是指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对现有住宅房屋征收货币补偿方式的一种创新补充。房票是将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由征收人出具给被征收人的一种用于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被征收人并非直接领取安置款,而是使用房票购买房屋,并抵扣相应的房款。
广州作为首个推行“房票安置”的一线城市,其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回应相关焦点问题时表示,“房票安置”是现有货币补偿和实物安置模式的一种补充形式,被征收人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房票安置、复建安置、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
该局还指出,广州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长期面临原地安置多、片区功能受限、改造周期长等难题。通过探索房票安置形式,旨在破解这些难题,满足被征收人的差异化安置需求,拓宽选择面,提升征拆安置幸福感。同时,房票安置还有利于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安置房建设量,借助市场力量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按照广州的做法,房票在全市范围内通用,被征收人可以跨区购买“房源超市”中的房屋。这一政策不仅满足了被征收人的多元化需求,还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和提振信心。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房票安置”作为特殊的货币化安置方式,相较于直接货币补偿,更有助于锁定购房需求在本地释放。同时,使用“房票”的项目受当地政府限制,可以定向去化库存较大的项目,对市场销售产生积极带动作用。
从各地实践来看,房票并非新鲜事物。自2005年起,我国部分城市就开始尝试给拆迁户发放房票。到2015年棚改货币化浪潮之下,很多城市跟进推广。虽然2018年棚改退潮后房票一度“隐退”,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房票安置机制再次受到关注。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例,由于当时该市库存巨大,政府从2011年起就不再批准新建项目,而是专心致志去库存。为了去库存,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于2016年初推出了“房票”制度。该制度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了房地产稳增长及去库存的压力。
当前市场处于供需矛盾阶段,商品房库存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推出房票政策能够积极加快新房存量去化速度,振奋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而言,房票安置可以激活更多住房消费需求,去库存效果也较为明显。
为了吸引居民选择房票安置方式,部分城市设置了可观的补贴奖励政策。例如义乌在原集聚建设政策15%的补助基础上再按“房票”面值给予额外20%的补贴。在高额补贴的推动下义乌“房票安置”工作推进较快且对市场有一定带动效果。
随着广州房票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各地实践经验的积累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跟进推出类似政策。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或将参考广州相关制度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时落地房票政策以完善城市更新相关机制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