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货币金融政策回望:稳增长防风险成效显著
AI导读:
本文回顾了2023年货币金融政策的两大核心主题:稳增长与防风险,并详细阐述了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通过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政策效果的均衡,有力支撑了经济复苏,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并展望了2024年稳健货币政策的走向。
回望2023年的货币金融政策,其两大核心主题贯穿全年:稳增长与防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围绕这两条主线,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力求政策效果的均衡。
年内,央行两次降息、两次降准,通过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强化了逆周期调节,实现了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的三重目标,有效巩固了经济回升的向好态势。同时,针对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央行采取了“精准拆弹”的策略,确保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货币政策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货币政策的发力是下半年经济复苏势头转强的关键支撑因素。从价格工具来看,政策利率在6月和8月的下调,带动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继续下行,推动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统计显示,前11个月的企业贷款利率为3.8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创下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价格工具在稳定市场预期、降低企业和居民成本、鼓励消费与投资、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今年货币政策整体呈现出“精准有力”的特点,在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的同时,数量工具操作也呈现出避免资金空转、压制债市杠杆等倾向。
从数量工具来看,3月和9月的两次降准,累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了超过1万亿元的中长期资金。央行通过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
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55万亿元,增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信贷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复苏。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动下,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信贷增长更为迅速。2023年,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调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工具的实施期限得到延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今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较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普惠、绿色、科创等领域的信贷增速连续多年维持在20%以上。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王青认为,货币政策今年显著加大了对房地产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二季度楼市再度转弱后,金融管理部门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对于稳定楼市预期、激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需求端,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得到了调整优化,金融机构下调了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实施了“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完善了二套房认定标准,调整了二套房贷利率下限和最低首付比例下限等措施。这些措施降低了存量和新发放房贷利率,减轻了借款人的利息负担,有利于稳定楼市预期。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超过22万亿元的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了下调,平均降低了73个基点,每年可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600亿元至1700亿元,惠及约1.5亿人。9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在供给端,金融部门继续落实房地产“金融16条”,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保交楼项目的金融支持,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些措施有效弱化了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有助于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透露,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这些措施包括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等。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为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王青表示,特殊再融资债券大规模发行后,中国人民银行大额加量续作了中期借贷便利,有效降低了利息成本,对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稳健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新一年的货币政策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2024年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首先,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将继续增强。由于明年美联储可能转向降息,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约束边际缓解,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少,施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其次,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会更多地关注价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应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一新提法表明,促进CPI和PPI合理上行、推动经济温和扩张,或许是明年货币政策的一大着力点。
最后,货币政策将更注重效能。从“精准有力”到“精准有效”,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仅着眼于量的合理增长,还会更聚焦于质的有效提升。
展望2024年,梁斯预计货币政策将呈现三个方面特征:稳定资金供给总量,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更好为实体经济减负。
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上,明明认为,2024年存在1次到2次降准的可能,在二季度和四季度落地的概率较大。王青则判断,2024年可能实施1次降息和1次降准,市场利率中枢有进一步小幅下行的潜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