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铺开实施,将引导更多资金注入资本市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投资者需明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匹配的产品和机构平台,做好长期规划。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传来喜讯,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铺开实施。这一制度旨在增强投资人的养老保障,提高其未来的养老待遇。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将引导更多资金注入资本市场,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该制度还将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优化其管理和运作。

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000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到购买的转化率为23%。其中,超七成用户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一线城市客户购买意愿较强,主力人群为35到45岁的中青年。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涵盖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进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产品的投资收益免税,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税收负担。

然而,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虽然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高达80%,但实际购买率仅为8%。《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指出,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但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

针对公募基金领域,宏利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张晓龙指出,个人养老金户均缴存金额有待提高,同时养老产品服务缺乏统筹布局。他建议,除了提供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等养老金产品外,还应增加养老方面的金融投教服务。

《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3)》显示,银行业、基金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专属产品及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客群在养老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截至2024年2月1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合计已有739只,包括存款产品、基金、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合格投资产品大致可分为风险型和稳健型两类。其中,商业养老保险期限相对较长,收益相对稳定。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方面,2023年稳健型账户的结算利率在2.1%至4.15%之间,进取型账户的结算利率在2.5%至4.25%之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部分个人养老金产品,仍具有优势。

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管理,且监管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的基金产品,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潜力。

未来,个人养老金将向提高服务中长期资金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各类型养老产品和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探索、推动更加有效务实的个人养老宣传推广等方向发力。同时,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个人养老金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并探索个人养老金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

面对养老金投资的长周期,投资者需做好长期规划,明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匹配的产品和机构平台。张晓龙建议投资者先准确定位自身需求,再寻找匹配产品;选择真正重视养老金业务、具有长期高质量运作产品的机构平台;关注养老目标基金本身的绩效及基金经理情况;以及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