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与保险资金角色凸显
AI导读:
新“国九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强调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业内呼吁完善制度、增加股市吸引力,证监会正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目标,旨在构建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基础制度,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新政策强调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尤其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的发展。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已成为A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但权益类基金规模仍有提升空间,与全球公募基金结构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当前,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冷热不均,权益类基金发行难度较大。为此,业内呼吁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延长基金经理的考核期限,避免基金经理追求短期业绩。同时,引入基金发起人角色,由独立的基金发起人负责基金募集和沟通等事项,以提升公募基金的管理水平。
此外,新“国九条”还提出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鼓励开展长期权益投资,并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然而,保险资金大幅增加权益投资的意愿并不高,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实施长周期考核,研究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
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要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需要管理层从制度上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增加股市本身的吸引力,让股市具有赚钱效应。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透露,证监会正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规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图片来源:深圳商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