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险资机构对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的举牌次数创近4年新高,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包括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看好相关板块投资价值及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

港交所最新披露数据显示,瑞众人寿近期对中国中免H股的增持行为已触发举牌机制。据统计,截至8月14日,今年我国险资机构对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的举牌次数已达11次,这一数字不仅超越了去年全年的9次,更创下了近4年来的新高,标志着近10年来的第三次险资“举牌潮”来临。前两次举牌热潮分别发生在2015年前后和2020年前后,均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并对市场信心产生了积极影响。尽管此轮举牌的主体、标的及背景与前两次有所不同,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并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

首先,险资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资金。今年险资举牌热潮的升温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一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使险资增加对低估值高股息类股票及相关主题基金的配置,以降低净利润波动;二是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使得中长期、高收益资产相对稀缺,险资因此加大了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从趋势来看,这两大因素将持续推动险资入市。

其次,险资对A股及港股相关板块的投资价值表示看好。作为耐心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险资年内举牌的个股覆盖了银行、商业和专业服务、公用事业、运输、消费者服务等多个行业。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险资的积极举牌行为显示出其对相关板块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人身险公司与财险公司对股票的配置余额均呈现同比增长。

再者,险资对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作为长期资金,险资持续加仓权益市场、频频举牌的背后,是其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的看好。年内险资举牌的标的中,包括多只周期性行业股票,如可选消费股、银行股等,这进一步印证了险资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乐观预期。此外,近期发布的《资产管理百人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近九成受访者对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持中性偏乐观态度。

总体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险资运用余额已超过30万亿元,其中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占比达到12.25%,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政策层面支持“发展耐心资本”和“支持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机构通过举牌等方式持续入市,不仅有助于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