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至关重要。金融机构从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科技研发、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支持农业强国建设,成为夯实根基的重要课题。

■郝飞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农业强国建设,成为夯实根基的重要课题。

在粮食安全方面,金融机构多环节发力。生产环节,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推出专项粮食种植贷款,降低门槛,简化流程,保障农资购买。创新金融产品,如“粮食收益保证贷款”,助力扩大生产、提升效率。流通环节,支持粮食物流,提供仓储设施、冷链物流贷款,减少损耗,保障供应。

农业科技是农业强国核心驱动力。金融机构应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科研项目,给予长期低息贷款,解决资金短缺。同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乡村产业兴旺体现农业强国实力。金融机构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贷款,提升加工能力和附加值。针对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促进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公路新建改造,提供项目融资贷款,改善物流条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支持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为更好发挥金融机构作用,需政府部门、监管部门政策引导,如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提高积极性;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价机制,降低信贷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