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5%,均呈现收窄趋势。专家分析认为,当前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扩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空间。随着促消费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未来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

  中国网财经4月11日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CPI同比下降0.1%,较上月降幅收窄;PPI同比下降2.5%,同样呈现收窄趋势。这一数据反映了国内物价水平的稳中偏弱态势,为扩大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3月CPI环比降幅小于季节性,同比降幅显著收窄,核心CPI出现明显回升。这一变化表明,在春节错期效应消退后,3月的CPI数据更能准确反映当前的整体物价状况。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分析指出,随着春节消费旺季影响的进一步消退,加之天气转暖、鲜活食品大量上市,猪肉、鲜菜、水果等主要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但受上年同期食品价格基数偏低影响,这些食品价格同比仍有一定幅度回升,是推动当月CPI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因素。

  核心CPI的回升对CPI的影响由下拉转为上拉,显示出促消费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和供需结构的改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服务价格由跌转涨,耐用消费品价格整体上行,房租价格降幅延续收窄,均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供需调整带来的积极变化。

  多位专家指出,去年四季度以来,“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加码对物价起到了支撑作用。随着政策的持续实施,预计2025年促消费力度将进一步加码,对汽车、家电及数码电子产品等主要消费领域物价形成支撑。

  展望未来,冯琳认为,新一轮增量政策的出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有望实施以及扩内需成为首要任务,都将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预计4月CPI同比将在0%左右,国内促消费对冲外部冲击的空间广阔。

  温彬预计,下一阶段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随着宏观政策的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财政政策方面,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货币政策方面,将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此外,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也部署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及17项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作者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