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CPI与PPI数据,显示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带动价格积极变化。同时,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国家统计局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指出,这主要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5%,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政策效应助力经济回暖

  数据显示,3月份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油价下行影响。随着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充足。旅游淡季出行减少,出行类价格下降。同时,国际油价下行导致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3.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加之春节错月影响消退,经济方面显现出明显的积极变化。

  具体来看,3月份CPI环比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此外,3月份核心CPI同比由下降转为上涨,服务价格同比也转为上涨,对CPI产生积极影响。

  高技术产业引领发展

  数据显示,3月份PPI环比下降0.4%,受国际输入性因素、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及部分原材料行业价格下行影响。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人工智能、高性能大模型等广泛应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或降幅收窄。

  董莉娟表示,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推动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稳步释放。同时,春耕备耕带动农资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