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区首笔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业务落地
AI导读: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龙岗区发改局,成功为龙岗区一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标志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正式在深圳龙岗区落地生效,旨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近日,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携手龙岗区发改局,依托“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成功为龙岗区一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标志着该区首笔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业务顺利落地。此举意味着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深圳龙岗区得到了实质性的关注和解决。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简称“融资协调机制”)是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促进政府与市场的高效结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该机制通过区县层面的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实现精准帮扶,并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的堵点和卡点。
尽管近年来普惠金融和政策性支持措施不断出台,但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初衷源于小微企业面临的三大融资困境。
首先是“麦克米伦缺口”,即小微企业因自身条件与银行信贷要求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的资金供求缺口。这一缺口导致银行视小微企业为信贷风险的高危群体,而基于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的信贷风险缓释工具难以覆盖这一缺口。融资协调机制通过缓解制度约束,收敛“信用缺口”,为小微企业注入信贷融资便利。
其次是融资管道的“侧漏”问题。部分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并未真正流入企业,而是被“被统计”为小微企业贷款。如“高评高贷”、房贷置换、经营贷转存单等套利行为。融资协调机制通过“精准滴灌”取代“大水漫灌”,有效堵住融资管道的“侧漏”,确保资金真正流入小微企业。
此外,小微企业还面临着资金无效“沉淀”的问题。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往往因大型企业拖欠账款而被迫“沉淀”在无效资产上,导致普惠金融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融资协调机制通过协同政府与市场力量,解决这一难题。
同时,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也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必然要求。央行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受到资金供求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信用扩张受到多重约束。融资协调机制通过协同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统筹解决银行信贷放不出和放不准的问题。
最后,融资协调机制还是增强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现实需要。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多次使用,释放大量流动性。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并非因为金融活水稀缺,而是由于“信用缺口”所致。融资协调机制通过“精准滴灌”,进一步收敛“信用缺口”,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