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县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纽带。文章提出在土地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赋能等方面的具体策略,旨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在新发展阶段中扮演着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战略角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深远布局。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头堡,需被视为关键切入点,全面提升规划、建设、治理的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共筑城乡繁荣愿景。

在土地空间布局上,需精心规划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统筹县域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打造高效、宜居的空间环境,吸引人才扎根县域。同时,推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破解项目用地难题,激活沉睡土地,发展农村产业园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激活城乡土地要素市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公共服务保障方面,需强化县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织密城乡社会救助安全网。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改善城乡基础交通设施,扩大交通覆盖面,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完善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强化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装备建设。同时,推进县域数字化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治理和服务水平。

在数字产业赋能上,需借助外力,明确发展思路,选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走数字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推进数字农业试点示范,探索与数字化服务商合作共建数字农业基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模式。同时,有序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精准固链、补链、强链。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