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潍坊市通过实施一系列便民利企、接地气、落点准的“微改革”,办成了一批群众和企业身边可感可及的实事难事,让改革红利可感受、能触摸、有温度,实现了地方治理效能的提升。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既需要波澜壮阔的“大浪潮”,也离不开润物无声的“小浪花”。

山东省潍坊市,这座充满改革创新精神的城市,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紧密结合,针对发展中的难点和民生改善中的痛点,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接地气、精准有效的“微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和企业的实际困难,还让改革红利变得触手可及,温暖人心。

“微改革”带来了显著成效,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还有效推动了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提升了地方治理效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具。

潍坊市之所以实施“微改革”,旨在精准聚焦群众关切,从身边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推动改革红利更加深入人心。同时,潍坊市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发挥基层创新精神,汇聚群众智慧,推动改革任务在基层创造性落实。

潍坊市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负责人点题、部门自主创新、金点子征集等方式,精准选取“微改革”突破口,确保改革措施落点准、见效快。例如,潍坊市围绕企业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动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

在部门自主改革方面,潍坊市每年组织各级各部门谋划改革亮点,选取切口小但覆盖面广的改革事项,转化为“微改革”项目,推动部门由被动承接改革转变为主动谋划实施改革。以就业为例,潍坊市各级部门持续实施就业“微改革”,提供细致的就业服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涌现出“社区微业”等典型案例。

潍坊市还坚持开门搞改革,通过改革邮箱、公众号、热线等途径征集改革建议,已有多个“金点子”被纳入决策。目前,“微改革”已涉及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的生动局面。

在推进“微改革”过程中,潍坊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制度创新,发挥部门合力,激发工作活力。潍坊市将“微改革”作为制度性安排,建立定期协商机制,推出管用的新招、实招、妙招。例如,“质量贷”创新融资增信体系,为获奖企业提供梯次优惠信贷支持。

潍坊市在推进“微改革”时,坚持“一盘棋”谋划,构建起协调、高效、有序的横向运行机制。宏观层面,潍坊市建立市深改委统一领导、改革办具体负责、市直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聚焦中心工作,精准发力。微观层面,潍坊市要求各级部门将民生小事作为心头大事,研究推出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潍坊市还创新探索“新型集体经济+”,通过成立镇级为农服务公司、村级农地经营公司,破解分散经营、耕地细碎化等问题,实现集体增收、村民共富。例如,潍坊市颁布《潍坊市城市绿化条例》,编制《潍坊市公园体系规划(2023—2035年)》,为口袋公园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潍坊市围绕发展变化、社会特点和群众诉求,构建长效机制,不断研究制定新的“微改革”举措。潍坊市将“微改革”作为制度性安排,纳入改革推进体制框架,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例如,潍坊市通过“微改革”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企业梯队厚度等,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潍坊市构建起从民意收集到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和企业的每一件小事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潍坊市通过热线、服务企业专员、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广泛了解群众和企业关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潍坊市还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对“微改革”事项建立管理台账,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创新宣传机制,营造浓厚改革氛围。

潍坊市还注重完善典型带动机制,组织评选百项“微改革”案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场示范点,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

(数据来源: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