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淮海百盛在沪上百货商场关店潮中续约15年,计划启动为期一年半的“不闭店”改造,通过外立面焕新和品牌优化,重塑为“小而美”的时尚新地标,继续矗立于淮海路商圈。

  在沪上众多知名百货商场纷纷关门的“寒冬”之际,一股暖流悄然涌现:经营近30载的淮海百盛,在年底租约到期的前夕,再度携手物业方上海九海实业有限公司,签下长达15年的新租约。

  淮海百盛,这一昔日上海人心中的约会地标,续约后将于明年春季启动为期一年半的“不闭店”改造计划。通过对外立面的焕新和品牌结构的优化,它将重塑为一座“小而美”的时尚新地标,继续矗立于淮海路商圈的核心位置。

  此次改造,淮海百盛将实现每一层的精准定位。作为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于1987年创立的百货连锁品牌,百盛于1994年进入北京,同年便与上海九海实业达成合作,入驻久事复兴大厦的商业裙房。两年后,淮海百盛正式开业,迅速成为上海时尚地标。

  历经辉煌与挑战,淮海百盛在2010年达到经营业绩的巅峰。自2013年起,商场投入巨资进行全面升级,不仅巩固了国际美妆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增设餐饮配套,迈出向“类购物中心”转型的关键步伐。

  据悉,明年春季开始的“不闭店”改造将分阶段实施:地下一楼将转型为美食街区;一楼将打造多家跨楼层的品牌大店;二楼、三楼将引入更多时尚潮流品牌;四楼及以上楼层将由百货模式转为租赁模式,引入服饰、餐饮等品牌;而七楼、八楼则聚焦夜经济,全新的酒吧和KTV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

  九海实业在签约时表示,面对电商冲击和实体商业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淮海百盛通过年轻化、个性化升级,打造电商无法取代的消费新空间,为双方再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九海实业在租金方面也给予了一定优惠。

  在电商不断分流店商的背景下,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百货业的发源地,传统百货业遭遇关店潮。然而,百货业与购物中心有着不同的商业逻辑和社会价值。购物中心虽然迅猛发展,但其高昂的租金让部分商户入驻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展示实力。相比之下,百货商场采取“联营联销+租金”的模式,为社会贡献实实在在的税收和消费额。

  在转型中,淮海百盛如何继续生存并发挥其独特价值?全面焕新后的淮海百盛,无疑值得业界和消费者共同期待。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