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经济基本面好转,服务消费强劲反弹,线下消费加快恢复。专家指出,当前恢复和扩大消费仍受多重因素影响,政策层面需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服务消费和农村地区消费。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基本面好转和市场预期的积极变化,服务消费呈现出强劲反弹态势,线下消费加速复苏,商品零售亦持续回升。但各界普遍认为,消费恢复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专家指出,当前恢复和扩大消费仍面临收入预期、消费信心、居民资产负债表及房地产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

为有效促进消费,政策层面需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服务消费和农村地区消费。数据显示,1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增速较1至3月加快2.7个百分点。4月当月更是同比增长18.4%。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消费正加速恢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但仍需注意消费意愿不强和消费恢复不平衡等问题。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李晓超指出,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逐月攀升,但与历史水平相比仍处于低位,政策加码仍有必要。他强调,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需覆盖全体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服务消费领域,这些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成为政策重点。同时,特大城市实物消费已接近饱和,未来消费增长空间在于服务消费。以北京为例,服务消费占比已从2017年的48.1%上升至2022年的55%左右,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然而,北京在服务消费领域仍存在消费场景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将加快出台创新政策举措,深化结构性改革,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这些举措包括优化商业设施硬载体,推进商业消费空间专项规划落地等。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