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国内财经环境优化
AI导读:
国家发改委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信用信息共享、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促进融资、法治化标准化基础及诚信文化氛围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助力国内财经环境优化,提升市场信用意识。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助力国内财经环境优化。
一是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1.8亿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超过807亿条,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推进“信用中国”网站集中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网站日查询量突破2亿次,展示了财经聚焦下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
二是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完善。在医疗、托育、养老、家政、旅游、购物、出行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推进信用便企惠民。全面规范信用约束措施,严格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体现了财经领域对信用管理的严格要求。全面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并推动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三是信用促进融资步入机制化轨道。建立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将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纳入机制化归集共享范围,推动金融机构精准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为国内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是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社会信用方面立法提升为第二类立法计划,推动27个省份出台社会信用方面条例,发布信用标准超过60项,为财经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五是诚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开展“诚信之星”“诚信兴商月”活动,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为构建和谐的财经环境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