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债市低迷,债基规模连续6个月缩水,多只债券型基金遭遇清盘。业内分析认为,债基规模缩水或将延续。对于明年债市,业内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建议投资者选择研究体系成熟的基金公司,关注利率债和优质信用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2只基金发行失败,其中纯债基金占据10席。同时,年内已有60只债券型基金遭遇清盘,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50只的总量。债市低迷,债基净值回撤,避险情绪降温,多重因素导致多只产品募集失败。

债市自二季度以来大幅下跌,部分债基净值回撤明显,投资者信心受挫。自今年5月以来,债基规模已连续6个月缩水,目前规模相比去年年末减少超千亿元,成为七大类细分基金中唯一规模缩水的类别。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约为2.68万亿元,较2020年二季度末下跌13.93%。

业内分析认为,债基规模缩水或将延续。受11月多只信用债违约影响,债市避险情绪进一步降温,投资者赎回压力增大。西部利得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严志勇指出,永煤“爆雷”事件造成其他同类信用债产品估值大幅下行,形成恶性循环,对债基产品运营造成压力。

然而,严志勇也表示,爆雷事件可能只是短期的事件性冲击,市场情绪稳定后,市场中长期仍将回归正常轨道。他强调,信用事件的冲击对基金公司的投研体系,特别是信用研究带来挑战,投资者需对信用研究的逻辑进行纠偏和补充。

上海一位中型公募基金固收部总经理认为,永煤事件短期冲击已趋于结束,但长期来看影响未消退。这会使很多公募转变研究方法,更看重所投资公司基本面。投资标的将出现信用分层,信用利差会拉大。

对于明年债市,业内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严志勇坦言,明年一季度之前,债券市场难有趋势性机会。但明年二季度之后,若货币政策维持中性或稍微宽松,债市或重新出现配置机会。同时,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利率债,认为其调整更为充分,流动性好,在债券熊牛转换阶段可能更受欢迎。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债基产品需谨慎。严志勇建议投资者选择研究体系成熟的基金公司,以及投资风格稳健、历史上未发生过“踩雷”的基金经理。风险偏好稳健的投资者可考虑利率债相关产品,而收益要求更高的投资者则可考虑“固收+”基金、偏债混合、二级债等。

此外,严志勇还提到,明年信用债市场或出现结构性分化,投资者需选择更加安全、优质的债券资产,规避较差的信用主体。同时,他也强调,不能因为个别信用债违约事件就放弃整个市场的投资。

某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则表示,从债券的长期期望收益来看,信用债基的期望收益在4-5%左右。如果期望收益不高,债基仍是可配置的品种。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