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去年四季度债市相对逊色,债基业绩同比下滑,增配金融债。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债市维持震荡格局,利率债交易策略需更加灵活。

与蓬勃发展的权益市场相比,去年四季度的债市表现略显黯淡。由于利率债交易难度攀升,加之信用债市场动荡,债基业绩同比出现下滑。根据2020年基金四季报数据,债基配置最多的为金融债,这反映出市场的风险偏好正逐步降低。展望未来,多位顶尖基金经理认为,债市或将持续震荡,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

去年四季度债基增配金融债以应对市场变化

2020年,债券收益率波动显著加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份触底后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导致利率债交易愈发困难。在信用债领域,信用利差持续低位运行,使得以票息策略为主的信用债投资遭遇较大挑战。特别是四季度,受个别高等级地方国企债违约事件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下降,纯债基金增厚收益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从债基业绩表现来看,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债基业绩相较于2019年有所下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2020年净值增长率的中位数为2.85%,明显低于2019年的4.27%。短期纯债型基金、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等基金2020年业绩同样较2019年下滑。其中,混合二级债基由于配置债券的比例相对较低,业绩下滑幅度相对较小。

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光大证券对2020年基金四季报进行统计后发现,2020年四季度债券资产的占比开始下滑,而股票类和现金类资产占比有所上升。具体而言,债券类资产占债券基金总值的比例为92.78%,较2020年三季度下滑0.96个百分点;而股票类、现金类资产的占比和市值则均有所回升。

在具体券种配置上,2020年四季度债基配置最多的为金融债,占债券总投资比重的55.15%,较2020年三季度上升了4.5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债、中期票据、短融等信用品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表明2020年四季度高等级信用债违约风波对市场信心造成了打击,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

利率债交易策略需更加灵活以应对市场震荡

回顾2020年四季度操作策略,易方达丰和债券基金经理张清华表示,在2020年11月中旬之前,投资组合维持了偏低的久期及杠杆水平。考虑到11月下旬以后流动性边际改善,组合将杠杆提升至中性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

天弘弘丰增强回报债券基金经理杜广坦言,此前坚持的投资理念在四季度遭遇了挑战。他强调,坚持的投资理念是以中低价转债获取绝对收益,侧重于对成长类、正股波动率较高、相对低价的转债进行投资。然而,受鸿达兴业母公司技术性违约事件影响,市场担忧转债的信用风险加剧,中低价转债由于流动性较差而跌幅更大。杜广认为,转债与信用债在本质上存在不同,对于大部分有下修能力、离到期日较远的个券而言,信用风险并不大,只是受到市场情绪上的冲击。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投资策略,信诚三得益债券基金经理宋海娟表示,利率债市场仍将保持震荡格局,交易策略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就信用债投资而言,长期来看信用利差的保护程度仍然不够充分,因此必须重视提升信用资质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转债和权益市场将呈现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应以择券为主,更加重视股票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和个股基本面情况。

长信利丰债券基金经理李家春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短期经济活动仍会受到一定抑制。但在宽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的支持下,整体需求将保持边际修复态势。国内经济结构的亮点可能出现在出口继续高增和制造业投资回升两个方面。李家春建议,在权益市场保持均衡配置思路的同时,应寻找景气和业绩共振的行业以及优质细分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此外,在转债市场扩容的背景下,应结合公司本身的资质及转债的估值定价水平精选一些优质标的进行配置。在债券投资方面,票息策略仍然占据优势地位,投资者应重点选择信用改善的产业债和区位较好的城投债并维持适中的杠杆水平。对于利率债而言,仍以交易策略为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