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征信系统全面升级,助力企业融资
AI导读:
4月2日,国新办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情况。我国征信业已建成全球领先、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创新搭建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助力企业融资。下一步将推动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加强服务网络和安全保障。
4月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介绍,我国征信业从信贷征信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建成了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这一系统为大量按时还款、履约守信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优惠、便利的融资支持,成为了全面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截至2024年末,数据库已经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在国际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设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供七大类、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显著提高了担保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2024年末,登记系统已累计办理各类登记4400万笔,提供查询服务2.6亿次。
此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还创新搭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截至2024年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
任咏梅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征信为民”理念,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征信服务主渠道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建强系统,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做优服务,完善征信中心自助查询机、APP和商业银行网银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征信服务网络;保障安全,强化数据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