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发行创新高,积极财政政策稳经济
AI导读: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借钱明显提速,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近六成用于偿还旧债,约四成用于重大项目建设。这一举措折射出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发力稳经济,预计二季度、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仍将保持高位,为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借钱明显提速,这折射出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发力稳经济。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等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近80%。其中,约四成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剩余近六成则用于偿还旧债。
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地方政府借钱的合法途径,其规模在一季度大幅增加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笔巨额资金究竟流向何方?它对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未来地方发债形势又将如何?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地方债发行创新高
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不仅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近80%,与上一次一季度发债规模高点(2023年约2.11万亿元)相比也增长了约35%。这一数据无疑表明,地方政府正在加大借钱力度。
从细分数据来看,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券的两大主要类型。新增债券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建设,而再融资债券则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或置换隐性债务。一季度新增债券发行约1.24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约1.6万亿元,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分析指出,一季度地方债发行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量达到1.34万亿元。此外,新增债券中的专项债发行量也同比增加显著,成为当季地方债整体发行量高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城投五十人论坛秘书长胡恒松表示,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增,一方面是因为各地正在加快落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方案;另一方面也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重大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新增专项债资金需求明显提升有关。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认为,为了实现预期经济增速等目标,地方政府需要借助债务资金来稳投资防风险。同时,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增长低迷也客观上促使地方更加依赖发债筹集资金。
那么这笔巨额资金究竟花在哪儿了?根据数据,其中约56%用于“借新还旧”,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以缓释风险;而剩余约44%的新增债券则用于投资公益性重大项目。
随着地方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和用途的明确,其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冯琳表示,地方债的发行可以为加快推进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同时也有助于地方政府腾挪出原本用于化债的资金去搞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SEO关键词植入:地方政府债券、积极财政政策、重大项目、稳经济】
展望未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落地和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的加快,预计二季度、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仍将保持高位。这将为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SEO关键词植入: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经济稳定增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