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以来,债券市场剧烈波动,近九成纯债型基金月度收益为负。本文分析了债券市场波动的原因、纯债型基金净值回撤情况以及修复时间,并探讨了未来债市走势及投资建议。

11月以来,债券市场遭遇剧烈波动,纯债型基金净值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在经历近一个月的震荡下跌后,尽管整体市场有所企稳,但近期债券市场再度出现波动,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此次纯债基金净值回撤,究竟何时能够修复?

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中证全债指数本月累计下跌0.65%,创下近两年最大月跌幅。受此影响,2000余只纯债型基金中,仅有309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占比12.27%,近九成纯债基金月度收益为负。其中,159只基金月跌幅超过1%,最大亏损幅度达到15%。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和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11月以来分别下跌0.47%和0.23%,波动幅度均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定开型债券基金因多为机构定制产品,封闭时间较长,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净值相对稳定。

尽管此轮纯债基金净值回调引发市场情绪波动,但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从全年来看,纯债型基金仍是市场中少数能够实现“稳健”收益的产品。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型指数基金和短期纯债型指数基金年内总收益分别为2.29%和2.15%,远高于货币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在此轮下跌后,仍有2007只纯债型基金年度收益率跑赢货币基金指数的1.59%,占比近八成。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表示,债券市场虽然波动,但相对更稳定,波动空间有限,暴跌交易日发生概率较低。持有债基长期来看有回报,短期资本利得损失也会随着票息收益的累积逐渐修复。

然而,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和纯债基金赎回引发的负反馈逐渐缓和,但债市走势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宏观经济政策、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上周债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就反映了市场短期情绪的波动。债市情绪面波动较大,对纯债基金净值再次造成冲击。

中原证券表示,四季度以来疫情形势反复,政策信号不明确,债券市场预期宽幅摇摆。中期来看,债市方向决定性因素仍是经济复苏的幅度和进度,年底到明年债市可能处于震荡偏熊的格局中。建议投资者保持灵活,迎接波动,在相对颠簸的市场中把握预期。

博时基金分析认为,近期地产政策变化有方向性意义,但后续销售和开工活动好转迹象不明朗。抗疫政策对经济活动的限制预计会以较慢节奏减轻。债券市场近期的剧烈调整并非未来常态,预计一到两个季度内会维持震荡,短端利率调整已到位,长端后续升幅有限。信用债方面,应重视城投分化,规避地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