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召开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
AI导读:
商务部召开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各利害关系方充分陈述意见。调查机关将依法考虑,并根据事实和规则作出裁决。本次调查涉及产品范围、进口数量增加、严重损害等。
4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表声明称,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负责人表示,应有关利害关系方申请,按照有关工作程序,2025年3月31日,商务部召开了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
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负责人表示,各利害关系方在听证会上充分陈述了意见,表达了关注。调查机关将依法予以考虑,并将根据事实和规则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决。
根据商务部信息显示,本次听证会的内容为本案公共利益、产品范围、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严重损害(严重损害威胁)及二者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
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口商及其协会,中国国内进口商,国内牛肉生产企业、肉牛养殖场及本案申请人等75家利害关系方,共约180人参加了本次听证会。
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同9个主产区协会向调查机关提交保障措施调查申请,认为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数量急剧增长,对国内产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
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显示,中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在进口产品冲击下,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法律并遵循世贸组织(WTO)规则,在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情形下,调查机关可以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保障措施调查,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本次调查确定的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被调查产品为牛肉(Meat of bovine animals),即为活牛(牛属)经屠宰加工后的牛肉产品,包括鲜、冷或冻的整头及半头牛肉、带骨牛肉以及去骨牛肉。
不区分产品来源地,调查期间不影响正常贸易。保障措施调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调查机关将依法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保障措施是WTO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是指在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进口增加太快,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时候,各个国家可以实施的一种临时性的贸易限制措施。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副教授李思奇表示,在我国对进口牛肉启动保障措施调查是合规合理的。根据WTO统计,1995年至2024年6月30日,共55个WTO成员发起了431起保障措施调查,表明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在WTO框架下被多个成员所采用。
中国进口牛肉总量中,巴西占43%,阿根廷占19.25%,乌拉圭占10.03%,澳大利亚占8.27%,新西兰占7.53%以及美国占5.70%,以上六国相加的份额为93.78%。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