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3年初,19只债基陆续降低管理费,一级债基占比过半成降费“主力军”。此举旨在吸引投资者,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是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内人士认为,债基未来降费空间相对有限。

随着2023年一季度的圆满结束,面对去年债基收益未达预期、机构资产再配置压力增大,以及增厚投资收益和同质化竞争的双重挑战,今年年初已有19只债券型基金陆续降低管理费,以吸引投资者。其中,一级债基占比过半,成为降费揽客的“主力军”。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一级债基降低管理费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产品不能参与打新后,部分产品由于转债仓位较低,费率逐渐向纯债基金靠拢。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惠及更多投资者,也是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已有19只债券型基金通过降费来吸引投资者,降费力度最大的产品费率直接降低了40个BP,管理费率约为原管理费率的四折。例如,华安双债添利、汇添富年年利、中海纯债、国寿安保尊享等多只产品的管理费从0.7%降至0.3%,而富国中债-1-3年国开债的管理费更是从0.2%降至0.15%,达到了指数债基的最低水平。

公募债基经理表示,债基降低管理费是大势所趋,既是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是响应监管号召,提升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同时,在去年四季度债市调整、债基收益承压的背景下,降低管理费也是增厚投资收益的有效方法。

此外,一位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还提到,由于债基的持有人多为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议价权和话语权,为了提升产品业绩和竞争力,吸引机构资金,债基也成为密集降低管理费的重要方向。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指出,债基降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近年来债券基金的管理费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有些债券基金成立后管理费未下调或下调力度不大,导致管理费偏高,下调管理费是应对行业变化的正常举措;二是当前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激烈,降费是基金公司让利给投资者,并借此吸引客户、提升产品规模的手段之一;三是近期出现较多债券基金费率下调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四季度债券市场调整导致债券基金规模下降较多有关。

孙桂平还提到,产品降低费用后短期内将带来一定的关注度,并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竞争力,但长期来看,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需综合考察长期收益率、投资者持有体验、产品费率等多个维度。

从产品类型看,一级债基降费数量达到10只,在19只降费债基中占比过半。目前全市场391只一级债基平均年管理费率0.44%,其中0.3%管理费的产品数量最多,接近全市场半壁江山。

基煜研究分析称,一级债基的风险等级介于纯债与二级债基之间,其费率可能根据其风格特征,更为接近纯债基金或二级债基。从本次降费的一级债基来看,多数基金的转债仓位偏低,将费率降至纯债基金附近可能也较为合理。

孙桂平也认为,近年来一级债基的费率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主要在于一级债基不能参与打新后,其投资策略上和纯债基金的差别逐渐变小,导致其费率也逐渐向纯债基金收敛。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虽然债基未来会有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的空间,但空间已经相对有限。对照海外市场发展经历,我国基金产品费率下降是大趋势,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债券基金降低管理费将减少投资者持有成本,惠及更多投资者。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