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或包括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等措施,并可能推行新一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同时,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被视为长期解决之道。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工作迎来新的战略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示,需有效应对并消解地方债务风险,为此将制定并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此化债方案将在“遏增量、化存量”的总体框架下构建,具体措施或涵盖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削减债务利息成本、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短期内,通过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现有债务的方式或将得到应用;长远来看,推动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则显得尤为关键。

  化债战略:遏增量、化存量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策标志着化债工作已从理念规划阶段迈入方案实施阶段,整体工作正在稳步向前推进。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谭志国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此前,财政部部长刘昆在6月26日对《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进行解读时,也强调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他提出,要督促省级政府加大对市县的工作力度,利用现有资源与政策,稳妥处理隐性债务存量,逐步降低风险水平,并对新增、瞒报、漏报隐性债务及不实化债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与问责。

  尽管会议未直接提及新增隐性债务问题,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对增量隐性债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会有所松懈,一直以来,地方债务风险的处置都遵循着“遏增量、化存量”的原则。

  谭志国预计,即将出台的化债方案将围绕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成本、统一监管隐性债务与法定债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关键领域提出具体措施。

  特殊再融资债券或再发行

  为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当前,市场普遍期待通过金融机构对债务进行置换与展期,以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减轻利息负担。

  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认为,考虑到当前地方待置换债务规模庞大以及财政新增债务限额流程的复杂性,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通过信贷或特殊再融资债券的方式参与本轮地方债务化解,成为大概率事件。

  自年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隐性债务处置工作均被频繁提及。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在地方政府层面,贵州省在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中提出,将通过争取中央支持、金融机构展期降息、盘活资源资产等方式,确保各地将债务利息足额纳入预算。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指出,若有新一轮隐性债务置换,大概率仍会采取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的方式。特殊再融资债由财政部下达,其理论发行规模取决于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与余额之间的差额。从地方政府债务空间的角度来看,特殊再融资债大规模发行的可能性较低,预计新一轮特殊再融资债的规模可能在5000亿元至6000亿元之间。

  谭志国强调,无论是地方债务置换与展期,还是盘活存量资产、成立新平台进行再融资,金融机构作为政府债务的主要债权人,将在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金融机构还需完善自身信贷风险防控体系。

  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从长远来看,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是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有效途径。专家们同时提醒,在推进融资平台转型的过程中,城投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谭志国指出,单纯依赖发债置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长期问题,且与中央“不救助”“不兜底”的精神相悖。要解决政府债务问题,最终还需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金融机构对政府兜底的幻想以及融资平台公司的预算软约束所形成的信用扩张机制。而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有助于淡化和终结上述信用扩张机制,是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有力手段。同时,应尽力避免城投债券违约,将其违约率控制在金融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内。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当前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因此,地方政府应确保城投债的按时兑付。违约不仅不能解决债务问题,反而会恶化区域信用环境,导致地方国企融资难、融资贵。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政府部门仍需持续举债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保持政府信用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