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披露,规模超全年七成
AI导读:
三季度多省市披露地方债发行计划,总额高达20325亿元,超全年七成。专家指出,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地方债需合理应用以最大化效能,助力新经济增长战略落地。
近期,我国多省市纷纷披露了三季度的地方债发行计划。据华金固收研报统计,截至7月底,已有23个省及计划单列市公布了发行计划,总额高达20325亿元。具体来看,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再融资一般债及再融资专项债的占比分别为10%(2010亿元)、45%(9112亿元)、21%(4311亿元)和24%(4892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披露的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超全年计划的70%,彰显了政府投资对整体社会投资的引领作用,成为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要推手。
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年内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含一般债和专项债)已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1696.79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9%。其中,地方政府新增债共发行30504.62亿元,包括新增一般债4796.32亿元和新增专项债25708.30亿元。从发行进度来看,已发行的898只新增专项债规模约占全年限额(38000亿元)的67.7%。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要落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内需、促消费等新经济增长战略,地方债的助力不可或缺。如何合理使用并最大化其效能,是当前的关键。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呈现出及早下达额度、支持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显著以及防范偿债风险等特点。特别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约200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近一半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有效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
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债在撬动有效投资方面的作用,白彦锋建议,下半年应进一步扩大地方债、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并加强项目储备,防止资金闲置,确保地方债资金能够迅速、有效地投入使用。
宋向清则强调,应将地方债资金投向最急需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引导资本在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投放,从而充分发挥地方债在经济复苏和市场回暖中的关键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