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指导意见
AI导读:
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要求建立目录清单制度,全面公开收费信息,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旨在保护经营主体权益,规范收费行为。
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硬招、实招,旨在切实保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标志着我国涉企收费监管步入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指出,《指导意见》针对涉企收费政策数量多、分散,服务内容不清晰,企业查询难、维权难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目录清单制度,做到“清单全覆盖”,明确收费项目对应的服务内容。同时,健全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实现问题线索闭环处理,解决企业痛点、难点。
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全面升级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各省份需制定并更新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确保收费透明。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指导意见》的实施将使企业面对更加透明的收费环境,有助于减少行政收费,增强民企对营商环境的信心。
近年来,相关部门已建立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等4张收费目录清单,提高了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此次《指导意见》将健全目录清单制度作为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的突破口,要求全面公开收费信息,让违规收费无处遁形。
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
《指导意见》还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需加强涉企收费项目评估论证,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市场监管总局将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与以往相比,《指导意见》主要有三方面特点,特别是在源头治理方面,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通过规范行业管理、推进行业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实现长效化治理。
盘和林认为,这将有助于企业要素成本更加可控,并建议对举报违规收费的企业给予适度奖励,使违规收费问题更易被发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强调,从政策层面把住“第一道关口”,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对于新增收费政策,需严格论证,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等;对于存量收费政策,将开展专项整治,取消违规项目,纠正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