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以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该方案明确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计划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 本报记者董添

  据新华社3月30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以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成为关键举措。

  该《实施方案》明确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并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并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实施方案》还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综合治理,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基础建设,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机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改造提升项目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此外,还强调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并严格农田建设相关单位资质条件要求。

  在资金投入方面,《实施方案》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并探索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社会投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同时,要求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用到耕地上。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