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高收益城投债市场成为债券牛市中的焦点,吸引大量债券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涌入。但随着市场红利消退,机构开始积极寻找转型路径,如向“宏观对冲”基金方向转型或投资中资美元债市场。

  在当前的债券牛市中,高收益城投债市场成为了投资盛宴的焦点。大量债券私募基金乃至公募基金纷纷涌入,使得这一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高收益城投债的成交量在高收益债市场上占据了81.8%的份额,显示出其强劲的市场吸引力。资金的涌入直接推动了高收益城投债价格的上涨,今年以来,其收益率快速下行,部分城投债的收益率在半年内下降了数百个基点。

  高收益城投债成市场宠儿

  今年,高收益城投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高收益债券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了多数债券私募基金竞相追逐的投资标的和主要收益来源。据业内人士统计,以收益率8%为标准,7月高收益债成交笔数共计3167笔,成交量共计734.7亿元。在行业结构上,城投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成交量占比高达81.8%,远超房地产业债、产业类债和产能过剩行业债券。

  具体来看,多笔城投债的收益率均出现了显著的下行。例如,“22潍滨02”的收益率从年初的16%下降了200个基点至14%,“20贵安G3”的收益率也从年初的15.7%下降至12.4%。其他如“17昆投02”、“10泰达01”和“PR鱼台01”等城投债的收益率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行。

  海南善择私募基金认为,尽管城投债一直备受争议,但目前尚未出现实质性的违约事件,因此得到了较多投资者的认可。高收益城投债市场的买卖盘活跃,流动性良好。

  同时,一些被称为“网红”的城投城市,如潍坊、兰州等,虽然面临较重的债务负担和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但仍在积极优化自身债务。例如,潍坊市人民政府与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3年内获得500亿元以上的融资支持。而甘肃省和兰州市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债务化解举措,兰州城投债的大部分已到期兑付,存量规模大幅下降。

  多策略布局高收益城投债

  尽管高收益城投债市场存量庞大,但众多私募基金的涌入使得市场上出现了“资产荒”。在此背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海益基金表示,在选择高收益城投债时,会综合考虑区域的综合实力、政府对城投的支持意愿等因素。海南善择私募基金则认为,地方政府的支持对城投债的偿还至关重要,因此会更倾向于选择行政级别较高、可用资源较多的地方政府所在的城投债进行投资。

  对于具体个券的选择,海南善择私募基金表示会关注城投公司的城投属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以及债务结构等因素。同时,对于有担保的城投债,还会看重担保方的资质是否高于被担保方。

  此外,多位市场人士还指出,选择高收益城投债的核心在于其存量债务要少、项目有可回流的现金流。具备“分期偿还本金”和“底层项目能产生现金流”特征的“PR城投债”被认为是不错的选择。

  市场红利消退,机构积极转型

  然而,城投债的高收益率情况并不可持续。在隐性债务化解的背景下,未来城投公司的融资成本有望恢复正常水平。因此,高收益城投债市场的红利期或将逐渐消退。

  海益基金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高收益城投债的安全性将增强、风险降低、收益率下行。同时,市场的收益波动也在加大。海南善择私募基金则认为,在现阶段选择风险可控、性价比高的城投债并适度拉长久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不同的机构也在积极寻找转型路径。有的机构正在向“宏观对冲”基金方向转型,有的则将投资标的转向“中资美元债”市场,还有的大力发展可转债量化投资以及国债期货CTA策略。

  目前,城投美元债市场存量规模庞大,且发行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中资美元债市场或将成为不少机构未来进一步布局的方向。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一位私募基金高管表示:“要居安思危,一种投资策略不可能管用一辈子,也不可能靠一种资产永远赚钱。”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