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旨在强化监管、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制定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完善评估审核机制,健全跟踪监测制度,加大违规收费惩戒力度。

涉及企业的收费纷繁复杂,一些违规收费问题也时有发生,这成为监管层亟待解决的难题。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了《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强化监管、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以优化营商环境。

当前涉企收费问题之一在于收费政策数量众多,导致不少企业不清楚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相关部门已对外公布了多项全国性收费目录清单,而不少省市也公开了当地相关收费清单。

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的完善是此次《意见》的亮点之一。《意见》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等,实现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全覆盖,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同时,《意见》还强调了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让企业更了解收费政策。并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确保新出台的涉企收费政策合法、公平。

市场监管总局将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此外,《意见》还要求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加大违规收费主体的惩戒力度。

针对一些部门或单位利用强势地位转嫁成本、搭车收费、设置不合理收费项目等问题,国务院进一步加强监管,明确要清理没有法律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得违规新增,确保政府管理职责的费用不由企业承担。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落实,如尽快建立并公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强对存量政策的清理规范,对新出台政策严格审核把关。

近年来,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收费项目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保持稳定。据财政部披露,2025年中央财政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计同比下降28.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