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7日,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聚焦“双碳时代绿动未来”主题,汇聚行业智慧,发布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探讨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共谋行业发展新篇章。

3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分论坛——2025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举办。本次大会以“双碳时代绿动未来”为主题,由华夏时报社、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CISTDS)主办,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与产业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运达股份、通威股份、正泰新能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众多龙头企业提供支持,双良节能、恒力石化、海博思创、派能科技、中天华氢、鲁丽集团、慧居科技、同辉能源等企业积极参与。

历经四届发展,该论坛已成为能源领域内的优质交流平台,持续探讨行业趋势、破解发展难题、共商发展大计。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发布了光储领域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为行业未来提供指引与规范,并举行了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专家顾问团聘书颁发仪式。

作为博览会分论坛,大会吸引了百余名业内能源专家学者与龙头企业代表齐聚,共谋行业发展。本届博览会以“光伏、储能、氢能”三展协同,构建覆盖清洁能源全场景的国际展会平台,推动全球零碳经济协同发展。

锚定能源转型,主题演讲聚焦技术创新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期,“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能源体系正向以“光储氢电”为核心的绿色网络转型。

主办方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冯慧君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体系已较完善,但面临技术瓶颈、成本控制等挑战。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强调,“双碳”战略下,我国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推动能源转型。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军提出,需构建多能互补、智能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企业是市场参与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灵魂。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何枭飞提到,创新是突破的永恒动力,需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晶澳科技产品部部长表示,光伏技术发展迅速,需从单一组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

智慧交融,圆桌对话共论绿色发展

中国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绿色产品面临出海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围绕“新能源内功和外拓,坚守品质寻找出海新机遇”等话题深入探讨。

嘉宾们剖析了绿色产品出口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需提高绿色低碳认知、系统性推动实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策略。同辉能源创始人李栋表示,将AI技术与绿色能源结合,打造成熟电力交易和微网系统,将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天氢能副总经理高浩华强调,氢能产业发展需关注低成本电力获取及绿氢绿色溢价。

绿光气候研究院院长舒玉莹指出,全球实现碳中和需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同时与产业协同。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代表处主任王瑞认为,可再生能源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减碳效果显著。

活动精彩,专家顾问团焕新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及“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光储行业发展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大会发布了光伏、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明确发展方向。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专家顾问团迎来扩容,多位业内权威人士加入。

本次大会揭晓22个新引擎指数优秀案例,通威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入围。

(关键词:清洁能源、双碳目标、能源转型、光储行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