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降幅收窄。财政支出提速,民生保障有力。碳市场首次扩围,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苹果CEO库克重申加大在华投资。多项财经动态值得关注。

  工业利润降幅收窄,经济稳步复苏

  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收窄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改善明显,同比增长4.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2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工业经济正稳步复苏。

  从毛利润角度看,1~2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由同比下降0.3%转为增长2.0%。“两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带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0%、5.9%。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指出,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继续改善,利润降幅收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稳定恢复态势。

  【点评】随着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的显现,工业利润有望由负转正。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

  财政支出提速,民生保障有力

  财政部3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而支出同比增长3.4%。民生类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教育、社保和就业、科技支出增速均高于平均增速。

  【点评】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发力,支出结构优化,反映出财政支出向惠民生、增后劲的方向倾斜。

  中央转移支付连续三年超10万亿元

  财政部披露,202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合计103415亿元,同比增加3017.84亿元,连续第三年超过10万亿元。四川、河南等中西部省份获得的转移支付较多,有助于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

  【点评】中央转移支付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长远来看,还需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发挥其对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

  碳市场首次扩围,助力双碳目标

  生态环境部3月26日发布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新增钢铁、水泥、冶炼行业。这将有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

  【点评】碳市场扩围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驱动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

  MLF操作调整,货币政策趋于缓和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实现净投放630亿元。这是自2024年7月以来MLF首次净投放。

  【点评】MLF操作调整释放了货币政策态度边际上趋于缓和的信号,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三大交易所发审启动,IPO市场回暖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年内的发行上市审核全线启动,IPO申报数量后续将增加。监管频频提及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点评】IPO市场呈现“结构性恢复”特征,硬科技企业优先推进。全面恢复还需待市场条件成熟。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政策将对全球汽车贸易和供应链产生影响。

  【点评】汽车关税政策将对美国国内汽车价格和消费者购车成本产生影响,对全球汽车贸易和供应链产生深刻影响。

  库克中国行,重申加大在华投资

  苹果CEO库克本周进行2025年首次中国行,表示将持续加大在华供应链、研发等领域的投入。

  【点评】库克此行释放了苹果看重中国市场的积极信号,展现出苹果试图通过加大投资和创新,在中国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的决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