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
AI导读: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标志着市场进入操作实施阶段。此举将提高市场活跃度,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催生新兴产业机遇,但也面临多重挑战。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柴麒敏、刘媛媛指出,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工作正式步入操作实施阶段。
全国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自2021年7月16日上线以来,已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6.30亿吨,成交额高达430.33亿元,成为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然而,目前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活跃度低等问题。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排放量巨大,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20%。纳入碳市场的基础条件已成熟,生态环境部已开展相关工作,发布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并升级改造碳市场管理平台,为行业扩围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碳市场扩围,不仅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还新增了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排放量新增约30亿吨。管控范围也有所不同,工业过程排放也被纳入管控。在配额分配上,我国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式,既压实企业减排责任,也为过渡到总量控制提供缓冲。
碳市场扩容将提高市场参与度和交易活跃度,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催生新兴产业机遇,如碳核查、碳金融等。同时,新纳入行业也面临多重挑战,需做好准备工作,把握碳市场发展机遇。政府和行业部门也将加强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确保平稳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