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旨在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指导意见还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时更新发布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这一举措旨在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相较于以往,该机制具有全链条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等三方面特点,标志着涉企收费改革正从“减负治标”向“制度治本”转变。

  对于存量收费政策,指导意见将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对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越权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这将有效遏制涉企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振霞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为提振市场信心、改善预期注入强心剂,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构建,将有效规范相关主体的收费行为,提高涉企收费的透明度。

  指导意见围绕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便是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近年来,相关部门已建立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4张收费目录清单,提高了涉企收费的透明度。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各省份建立相应目录清单,把所有收费都纳入清单并对社会公开,让违规收费行为无所遁形。

  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是另一项重点任务。指导意见要求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严格评估审核,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这将从源头上治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等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压实各方责任,督促各地、各部门尽快建立并对外公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确保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关键词: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违规收费、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