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股市企稳,债市回调,公募基金市场提前结募、限额申购增多。市场对高位止盈担忧升温,部分债基频现大额赎回。机构认为债基策略空间已非常有限,适当择机参与波段交易或是增厚收益的核心。

随着股市企稳于3000点之上,权益市场波动中呈现回暖趋势,债券市场则在经历了一轮疯狂上涨后出现回调。公募基金市场提前结束募集、限额申购的现象日益增多。然而,市场对高位止盈的担忧情绪逐渐升温,导致部分债券型基金频繁遭遇大额赎回。据财联社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百只基金因大额赎回而调整净值精度。

多家机构认为,在当前的债券牛市行情中,债基管理人通过拉长久期来博取收益的策略已接近极限。下一阶段,适当择机参与波段交易,或许是增厚收益的关键。

债市回调引发多只债基大额赎回

近日,包括中泰资管、平安基金、中加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产品遭遇大额赎回,决定提高相关产品份额的净值精度。例如,中加基金公告称,中加颐瑾六个月定开(简称中加颐瑾)于3月6日发生大额赎回,自6日起将基金净值精度提高至小数点后八位,待大额赎回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再恢复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

据了解,基金管理人设立大额赎回情形下的净值精度应急调整机制,主要是为了避免遭遇大额赎回后,因四舍五入产生误差。通常,基金资产净值除以当日基金份额的余额数量,精确到0.0001元,小数点后第五位四舍五入,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由基金财产承担。

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初至3月8日,包括鹏华丰宁、西部利得聚利6个月定开等在内的超100只基金因大额赎回发布过净值精度调整公告,其中80只为债券型基金,较去年同期的50只和32只债基类产品大幅增加。

此外,在今年新成立的171只债基中,至少有5只债券基金因大额赎回而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包括太平恒泰三个月定开C(020596.OF)、融通通宸C(020590.OF)等。

以中加颐瑾为例,按2023年末份额规模20.3亿元测算,此次大额赎回金额或超2亿元。而该基金2023年四季报显示,其A份额四季度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其中一名机构投资者持有20亿份,占比高达99.99%。

数据来源:四季度报告,财联社整理

从中加颐瑾近期走势来看,该基金自2月6日起单边上扬,至2月29日净值达到最高点1.0139元,但受大额赎回影响,近几日有所震荡回调,较业绩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而言,收益率表现偏弱。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机构持仓较重的债基,净值大幅上涨更容易触发“帮忙资金”的撤离。这类资金通常具有高流动性、逐利性强等特点。而债券基金管理人在遭遇大额赎回后,普遍选择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剩余持有人的利益。

债基久期策略已接近极限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当前债券仍处于牛市之中,但债基的策略空间已非常有限。能够拉开差距的,主要取决于拉长久期策略的运用。

华安固收首席颜子琦认为,随着做多惯性的延续,当前债市对基本面的定价已经较为充分,债市不空但其脆弱性在增加,继续做多的赔率也在减小。其中,部分债基的久期已经拉升至极致。

据国信证券分析师戴丹苗统计,从最近一周情况来看,债券型公募基金久期有所下降。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均值为2.38年,处在近一年5%-10%的历史分位;短期纯债基金久期均值为1.02年,处在近一年1%-5%的历史分位。

华宝证券分析师孙书娜表示,伴随着2024年2月权益市场的反弹,叠加两会召开,债市止盈情绪较为强烈。根据高频久期测算模型,短期纯债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都有调降久期的趋势。

孙书娜认为,目前信用利差已压缩到极限,进一步挖掘细分品种的收益增厚空间有限。因此,适当择机参与波段交易,或许是接下来增厚收益的核心策略。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