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中求进,高端制造业与改革开放双轮驱动
AI导读:
中国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恢复,得益于一系列宏观政策。高端制造业迎来蜕变,出口产品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改革开放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将继续保持高水平开放。未来五年,提振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方向。
近两年,中国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恢复,面对多重挑战,中央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规、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特别是去年9月26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成功稳住了经济大局。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中国经济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了5.2%和5.0%的增长,今年1、2月份也平稳开局,全国两会更是带来了更多利好政策。
按照计划,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同时,中长期规划指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明年,“十五五”规划也将拉开帷幕。
“中国经济已步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稳定回升态势已确立且不可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
中国高端制造业迎来蜕变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旨在到2035年使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取得显著成果。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指出,过去十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如今,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体系已相对完善,覆盖全球大中小产业链600多项,其中40%规模居全球第一。

德勤中国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程中强调,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超过1/3,中高端制造能力快速提升。然而,在地缘政治多变、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仍需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在高精尖领域,如AI软硬件和基础设施、空中大飞机、太空领域等。
黄奇帆进一步指出,中国制造出口产品结构已发生趋势性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改革持续推动经济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也大幅增加,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黄奇帆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高水平开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彭森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69项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占据重要位置。考虑到当前汇率变化,到2035年中国经济GDP总量或达250万亿,需实现年均4.73%的增长。
作为“十五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彭森提出,要提振消费,中国经济应走向消费繁荣。在制定“十五五”规划时,应增加消费率指标,并努力在未来五年内将消费率提高5到8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