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券型基金在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募集规模靠前,多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基金经理对后市持乐观态度,认为债牛或有望延续,但需注意市场波动和净值损失风险。

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遭遇寒流之际,债券型基金今年依旧牢牢占据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主导地位。

今年初的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债券型基金一枝独秀,引领风骚。统计显示,截至3月底,已发行的基金中,募集规模排名前30的均为债券型基金,且在3月份,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088.27亿元,再度突破千亿元大关,上一次单月募集规模破千亿还是在2023年12月。

前30大基金均为债基,单月募集规模再破千亿

债券型基金凭借相对稳健的预期收益和较低的风险水平,赢得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3月份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规模达1088.27亿元,成功站上千亿大关。在募集规模排名前30的基金中,多只产品触及了8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如安信长鑫增强A发行份额达到80亿份,国投瑞银启源利率债79.91亿份,易方达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交银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和浦银安盛普安利率债均为79.90亿份。

从基金类型来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最受机构投资者追捧,12只募集规模超过50亿份的产品均为这两类基金,发行的产品数量和份额均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今年债基发行规模名列前茅,但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债基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均有所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发行债基产品469只,总规模为9850.59亿份,占全年已发行基金的66.76%;2023年发行数量为375只,总规模降至8052.08亿份,平均发行份额为21.47亿份,占比提升至70.73%;而2024年前3个月,债基发行数量仅为87只,但总规模仍达到1773.86亿份,占比高达74.98%,平均发行份额为20.39亿份。

抢购热潮!多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发行的多数债基认购时间大幅缩短,在募集规模排名前30的债基中,有27只产品提前结束了募集。其中,华商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期的认购天数仅为1天,成为“日光基”,发售时间最短。2月20日,华商基金公告称,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原定认购截止日为2024年3月4日的华商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期提前结束募集,将按募集规模上限50亿元采取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控制募集规模。此外,还有13只债基在提前10天内结束了募集,而宝盈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A的认购时间最长,为54天。

在混合债券型基金中,二级基金因可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收益潜力相对较高,备受债基投资者关注。例如,募集规模排名首位的安信长鑫增强A属于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3月15日,但在3月6日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人民币,触发末日比例配售,也提前结束了募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之际,机构投资者交易热情高涨。3月25日,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公告上市,该产品发行10天,募集份额为48.12亿元,在今年已发行的基金中排名第15位,成为市场上第二只超长期限国债ETF。

光大保德信基金信用纯债投资部总监李怀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多只债券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债券利率进入下行通道,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有较低风险偏好的资金配置需求;二是投资者对未来债券市场较为乐观,不少机构看好债市,推动新发发起式债基募集速度加快;三是零售端产品如果募集规模满足管理人要求,通常会主动提前募集,希望后期通过业绩提升规模。

债牛能否延续?基金经理后市展望乐观

年初以来,债基爆款频出,备受投资者青睐。对此,李怀定表示,核心逻辑是基本面相对乏力,尤其是高频数据显示地产仍有较大改善空间,使得未来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另外,虽然近期权益市场有所反弹,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未明显提升,尤其在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的情况下,银行自营及其理财、保险等各类机构资金普遍感受到压力。

国泰基金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短期来看,债市在一季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一季度末头部银行将首次受到新资本管理办法影响,对市场整体偏利空,主要在资金面与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上。此外,一季度末是资金季节性从理财回表内存款的时间,今年一季度银行缺负债现象也比较严重,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最近基本面数据出现企稳迹象,新房销售以及建材成交恢复,尽管仍然弱于季节性,降幅也有所收窄。汇率方面波动较大,但央行维护汇率的态度强硬,因此总量货币政策宽松概率不高。

对于2024年全年债市表现,华宝基金混合资产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蒋文玲持乐观态度,她认为债牛或有望延续。但受制于汇率和政策利率空间以及决策层面政策多目标的约束,利率中枢整体的回落幅度可能有限。信用债行情方面,她建议关注城投化债的进度、特殊再融资债的供给节奏,整体而言资产荒的格局不会轻易改变,需要把握市场调整带来的建仓机会。

李怀定也认为,在利多因素尚未完全反映的情况下,当前纯债基金的配置价值仍然值得期待。但随着绝对利率水平的走低,未来票息收益贡献比重可能会相应降低,而资本利得贡献占比会逐渐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债券基金净值波动受到影响。此外,债券投资也存在净值损失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李怀定建议首先要客观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拟投资的债基产品是否匹配;其次,需要了解债券产品的特点,例如中长期纯债基金的价格相对中短期纯债或短债基金更容易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但在市场利率下行时,也有着更大的价格上涨幅度。投资者在风险承受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对波动的敏感程度酌情选择债券基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