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宏观经济政策需平衡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
AI导读: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中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并存,宏观经济政策需平衡两者,纠正利率扭曲,解除货币市场、信贷市场扭曲,降低融资成本,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文丨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本文根据作者在7月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的演讲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确认。)
近期,辜朝明的演讲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中,80%的问题源于周期性因素,特别是资产负债表衰退,而20%则为结构性问题。因此,他主张传统的货币政策和结构型政策无效,唯有持续的财政扩张才能有效应对当前挑战。然而,这一论断是否成立?
若当前面临的大量问题确为周期性,那么逆周期政策无疑是必要的,以缓解物价水平下滑和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问题源于供需失衡的恶性循环,大规模扩大内需可能不仅无法达成动态供求平衡,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供给过剩,产生挤出效应,导致更大的失衡。因此,准确区分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对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化进程逆转,中国外需占比持续下降,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已从9%降至2%左右,这反映出地方政府引领下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2014年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产业升级中的动态平衡。然而,三年疫情对供需两端造成全面冲击,使得当前的问题更加复杂。
中国作为全球生产的核心,其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财政分权体系下地方政府政绩工程推动下的产能叠加。因此,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逆周期政策、结构性问题以及当期与未来风险的平衡。
在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滑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扩大内需政策充满期待。然而,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复苏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导致积极的财政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地方政府财力基础削弱,导致广义政府支出负增长,难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扩大内需。
此外,稳健的货币政策也面临挑战。结构性宽松政策虽然加大了对创新、国有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产生了强烈的扭曲效应。定向滴灌并未产生更迭效应,导致货币政策在总量上未能全面宽松,价格机制上尤其是名义政策利率上缺乏调整。结果,利率扭曲现象严重,头部企业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依然较高。
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进行调整。一方面,要纠正利率扭曲,平衡LPR与综合利率,实现较大幅度的降息。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当前名义利率并未降至零的情况下。降低融资成本对于实体经济至关重要,降息所产生的潜在利润空间巨大。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流动偏好陷阱、安全资产陷阱或资产负债表衰退陷阱。中国货币政策仍具有有效性,并未达到西方超级量宽后的状态。因此,货币政策应重新调整对当前宏观经济主体问题的认识,平衡周期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
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反而可能产生价格扭曲和市场扭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货币市场、信贷市场上的扭曲现象,并采取措施解除这些扭曲。
最后,中国货币政策效率依然很高。在解除扭曲的基础上相对较大幅度降低利率,是解决当前循环不畅、成本高启的关键。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应回归到其本位,通过中央政府扩大债务规模来加强地方政府的扩张能力。
总之,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定位以及各种工具之间的协调。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