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新国标出台,强化消费者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强化消费者保护,避免“零添加”误导,强制标示致敏物质,特别关注婴幼儿需求,增加营养标签标示,数字标签提升信息获取便捷性。
新华鲜报 | 禁用“零添加”!食品安全新国标亮相,强化消费者保护
“零添加”真的不含添加物吗?盐油糖该如何避免过量摄入?这些疑问,随着食品安全新国标的出台,将一一得到解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27日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内容,均有明确规定,旨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亮点一:避免“零添加”等消费误导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此外,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如燕窝月饼需标示燕窝的含量。
亮点二:致敏物质需强制标示
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食物过敏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为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新标准要求强制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信息。
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
亮点三:婴幼儿需求得到特别关注
本次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新增了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谢异常配方等6个产品类别,专为患有特殊疾病或处于特殊医学状况下的宝宝量身定制。
亮点四:减少盐油糖,可看营养标签
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为引导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和饮食健康消费,新标准还允许企业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对营养标签进行补充说明。
亮点五:食品标签将“可听”“可播”
根据新版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避免部分消费者因字体小而看不清食品标签的问题。
对数字标签扫码后,一级页面即展示标签信息,不得设置影响消费者阅读标签的干扰因素。
食品安全新国标的实施,将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