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6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通知,提出20条举措,旨在促进融资畅通,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涵盖加大信贷投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服务重点等方面。2024年上海金融监管局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取得突出成效,普惠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

3月26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深化融资畅通工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条举措,旨在促进融资畅通,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这些举措涵盖加大信贷投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服务重点、推进对外开放、加大政策供给、强化监管引领六大方面。

具体来看,首先,加大信贷投入,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调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并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力争2025年上海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余额突破1.5万亿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要求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首贷户“千企万户”工程,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无缝续贷”,拓宽中型企业无还本续贷覆盖面,缩短融资链条。2025年力争全市首贷户新增2万户以上,无缝续贷累计投放超1万亿元,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比去年增加投放1000亿元。

再者,突出服务重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要求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上海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2025年力争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到300亿元,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同时,加强绿色金融领域服务供给,2025年力争全市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8万亿元。

此外,推进对外开放,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鼓励各金融机构完善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服务贸易融资,探索提供多样化风险对冲产品,为更多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强调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和小微信贷激励机制。

最后,强化监管引领,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上海金融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不法中介治理,倡导“阳光信贷”,通过“目标考核—机制评价—监管工具箱”,强化监管引领。

据悉,2024年上海金融监管局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取得突出成效,普惠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2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同时,强化部门协同,走访企业超12万户,累计向其中3.9万家企业授信超2577亿元。

下一步,上海金融监管局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合力落实政策举措,为提高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注入金融力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