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实施28项重点举措,从四个维度入手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包括改革清单、专项整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和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近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为全面深入系统解读《方案》,3月26日,吉林省举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吉林省营商环境优化新举措。

吉林省政数局副局长钟时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吉林省持续推出系列改革政策,今年是吉林省连续两年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印发专项方案,此次印发的《方案》是2024年重点行动的升级版和加强版。今年,吉林省将从“促改革”“抓整治”“通渠道”“建机制”四个维度,实施28项重点举措,以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质量。

钟时表示,吉林省将围绕涉企服务效能、保护企业权益等方面提出涵盖12项任务的改革清单;针对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等7个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畅通惠企政策下达和企业诉求上达渠道;完善明察暗访、核查通报、无感动态监测等7项工作机制,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围绕准入准营、执法检查、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以及项目审批、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税费缴纳等关键环节,吉林省将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统筹推行6项综合配套改革和6项专项改革,旨在通过宽口径改革和单项改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和局部创新。

《方案》明确提出,将对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乱罚款、政务服务乱作为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同时,鼓励采用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让营商环境更加友好。

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方面,《方案》提出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完善线上政策直达平台功能,提升惠企政策知晓度,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同时,拓宽政企沟通渠道,提高诉求反映时效性,实现政府和企业的高效沟通。

在构建长效机制方面,《方案》提出了7个工作机制,包括明察暗访、无感监测、整改销号等,以推动形成营商环境问题破解的全流程科学工作体系。吉林省还将以“一网通办”为牵引,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启动《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修订工作,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短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