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海南自贸港进入封关运作阶段,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2024年,海南自贸港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20%,出口增长43.5%。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扩大,吸引大量外资企业和人才集聚,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和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标志着自贸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阶段。

  3月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晋平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下推进的国家重大战略。目前,以“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海南近几年发布了近180项政策制度安排和规划方案,涵盖自贸港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海南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锚定2025年底前如期实现封关运作目标,自贸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世界有百余个自贸港和2000多个自由经济区域,海南自贸港成为促进国际贸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2024年,海南自贸港的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20%,出口增长43.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赵晋平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不仅关乎海南自身发展,还具有全局意义。它扩大了与各国的贸易投资合作,为中国企业加强与世界联系提供了便利,也成为海外企业进入中国的重要平台。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扩大,如“零关税、低税率”政策、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集聚。海南注册公司利用特殊政策环境,更自由便利地开展海外贸易和投资。

  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新增外资企业2072户,同比增长19.77%,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位列全国第十,对外投资额排名全国第七。截至2024年,在海南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49个,104家跨国企业在海南设立区域总部,世界500强在海南落地的有77家。

  赵晋平强调,海南在制度集成创新方面成果斐然,以自贸港建设为契机,在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已迈出重要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