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3月24日发布公告,将于25日开展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此举意味着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凸显7天期逆回购利率地位。债市情绪因此改善,国债活跃券全线上涨。

货币政策工具正逐步向新框架演进。3月24日下午,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3月25日开展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并首次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此举意味着将有63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净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MLF投入使用以来首次在操作前一日提前公告招标信息,也是自2024年7月后首次恢复MLF净投放,中标利率也呈现多样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进一步淡化MLF中标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凸显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地位。

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

早在去年6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已提出将以短期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去年7月,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标志着7天逆回购利率成为主要政策利率。而MLF操作时间延后至LPR报价之后,实现了LPR与MLF利率的“解绑”。此外,央行还通过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逐步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政策利率属性退出后,MLF工具定位更加清晰,将专注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与其他期限工具共同构成央行流动性工具体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意味着MLF政策利率属性解除,未来存在降息空间,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

本月超额续作

自去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MLF余额逐步下降,减轻了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压力。然而,本月MLF余额却出现小幅增加,可能与前期非银资金外流、银行负债偏紧等因素有关。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MLF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但余额的快速下降过程中出现调整,可能意味着央行在加大中期流动性支持力度。

温彬认为,3月MLF超量续作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净投放,释放出央行呵护流动性的信号,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债市情绪改善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到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近期债市波动较大,央行不希望利率单边波动过多。随着央行宣布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后,债市走强。

国债活跃券全线上涨,其中3年国债活跃券上涨2BP,10年国债活跃券上涨0.75BP,30年国债活跃券上涨0.25BP。

明明表示,伴随央行态度缓和,长债利率下行的胜率或有所改善。未来,利率或维持大幅震荡,但运行中枢相较于3月中旬或存在下行空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