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严打虚假检验检测报告,强化监管净化市场,确保检验检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将面临更严惩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向检验检测行业“开刀”,此举旨在强化监管、净化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

官网截图

 面对众多商品,检验检测报告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一些机构和个人在利益驱使下,无视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帮凶。有的机构无需样品,只需几十到几百元,即可凭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有的机构随意篡改数据、编造结果,将严谨的检验检测流程沦为闹剧。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在食品、药品、环境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扮演着“把关人”的重要角色。检验检测报告,是产品质量的“体检证”、消费行为的“安全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关乎消费品质量,更涉及公共安全及市场竞争秩序。

 新修订的《办法》明确了检验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管理人员的职责,对未经检测出具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虚假检验检测报告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此举旨在用重典、出铁拳、下猛药,严惩心存侥幸的违规机构。

 当然,法律的实施还需加强监管,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把关人”的职责得到切实履行。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