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分享了对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三个判断:中国经济已步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2035年人均GDP目标艰巨,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新社博鳌3月25日电(记者刘亮)在25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分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分享了他对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三个判断,这些判断对于理解中国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中国经济目前已重新步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他指出,此前,中国经过三年疫情冲击,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特别是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为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其次,中国在2020年提出,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要翻一番。考虑到汇率等因素的变化,预计中国经济GDP总量届时将达到2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年需要实现4.73%的增长。这是一个既宏伟又艰巨的目标,只有稳住经济增长,防止和遏制经济下行趋势,才能完成这一目标。

  最后,改革开放仍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他指出,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来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近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了系列重要决定,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应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