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全面公开,财政透明度显著提升
AI导读:
2025年3月26日,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财政拨款收支预算等9张报表,并对预算收支变化等进行了详细说明。绩效目标公开力度加大,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天(3月26日),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财政透明度,还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进行了集中展示,除在各部门网站公开外,公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
具体公开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全面覆盖了部门总体收支预算、财政拨款收支预算以及关键事项的详细说明。具体来说:
一是涵盖了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共计9张核心报表,为公众提供了详尽的预算数据。
二是对预算收支的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情况、预算绩效管理以及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了解释,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预算内容。
绩效目标公开一直是预算公开的重要一环。自2017年财政部首次组织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10个项目绩效目标以来,公开力度逐年加大。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需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的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这标志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预算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了“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田琪永董彬)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