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保障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成为重要课题。优化民企发展环境,注重制度引领和强化执法监督,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守法企业茁壮成长。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形成相当规模并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更好地保障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优化民企发展环境,使企业能够专注事业、无忧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首要条件是守法经营。企业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并获取利益,不得扰乱市场秩序或破坏商业生态。同时,政府也应执法严明,让企业信服。合规企业通过坚守诚信和法律底线,为社会树立了良好榜样,也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遵守行业标准与国家法律,能确保交易的公正透明,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创造安全可靠的商业环境。因此,社会应给予这些企业正向激励与支持,共同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商业生态。

一方面,注重制度引领,让企业安心经营。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隐性壁垒,如“玻璃门”“旋转门”等。应明确禁止因所有制差异设置市场准入限制,并将解决拖欠账款、规范政企合作纳入制度框架。例如,浙江出台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明确规定土地供应、政府采购、能耗指标分配等环节不得因企业所有制差异而区别对待。这些立法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公平竞争原则,以法治刚性重塑了市场规则。

另一方面,强化执法监督,让企业放心发展。应从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规范权力运行,避免任性执法、趋利式执法。应严惩滥用职权行为,建立涉企执法负面清单,对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吃拿卡要”“新官不理旧账”等行为坚决查处。同时,探索柔性执法可行性,对轻微违法企业优先适用合规整改,避免“一刀切”式的“以罚代管”,推动执法体系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

依法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需不断优化立法、执法等环节,在政策、权益、待遇、机会等多方面提供平等便利服务,打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回应经营主体关切,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守法企业茁壮成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