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房地产投资下行对冲基建投资高增长。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解读,制造业投资稳定,但房地产需改善。地方债风险需化解,基建投资需再扩张。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较1-5月的4.0%略有放缓。其中,制造业投资保持韧性,但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民间投资更是出现负增长。面对外需承压和内需待修复的双重挑战,投资依然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在接受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时,深入剖析了上半年投资数据背后的结构特点,并对未来政策走向提出独到见解。他指出,房地产投资下行对冲了基建投资高增长,导致整体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尽管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周转模式难以为继,未来或将回归以现房为主的正循环市场。

李奇霖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正面临调整,流动性变化导致快周转战略难以为继。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循环,房地产投资将回归均衡增长。同时,他强调,融资端政策虽对房企有所支持,但解决不了风险偏好问题,需求端改善才是打通良性循环的关键。

在民间投资方面,李奇霖指出,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前6个月仅为-0.2%,陷入负增长。这主要受到需求端下行压力和预期层面的影响。他建议,政策应着力改善民营企业预期,激发其投资活力。

对于制造业投资,李奇霖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制造业投资稳定源自绿色转型和生产效率提高两大动力。随着绿色投资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制造业投资有望持续企稳回升,对房地产投资下行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但他也强调,稳住房地产投资和改善需求仍是至关重要。

在地方债问题上,李奇霖表示,解决地方债的核心是化解存量、控制增量。他建议,中央政府可以适度加杠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或提高赤字率等方式,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存量债务。同时,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市场驱动增量,严控新增隐形债务。

最后,李奇霖对下半年投资前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基建投资需要再扩张一些,政策性金融工具应给予更多支持。同时,耐用品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是关键。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妥善解决,下半年投资才能稳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